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016-06-27 xredued04


教育测量所获得的信息是数据,需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一)数据类型

1.类别数据

通过称名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只代表“类”,没有大小、多少之别。

这种数据不能直接进行数学运算,需要转化为计数数据方能进行统计处理。

2.顺序数据

通过顺序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有大小、高低之分,可根据程度做一个顺序的排列。

这种数据就是有顺序的,但数据间没有相等单位,不能直接进行数学四则运算。

3.等距数据

通过等距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有等距单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零点,故不能做比率陈述。

4.比率数据

通过比率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不仅有等距单位,也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四则运算。

例如,学生身高、体重。

(二)数据描述

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客观的整理,使其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观察对象的特征。描述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制作统计表

(1)概念:以表格形式整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用来反映观察对象的性质或特征。

(2)结构四要素:

①标题:统计表内容所描述的对象。

②标目:数据所要说明的项目,分主语和谓语,主语是统计表反映的对象,谓语是说明主语的统计指标。标目有横标目和纵标目,习惯上把主语放在横标目上,谓语放在纵标目上。

③线条:用来分割标目,放人数据。

④数据:测量所得的数据。

(3)基本结构格式

(4)类型

①单向表:数据所反映的对象以一个维度进行分类。

②双向表:按两个维度对数据反映对象进行分类。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