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新课改教学观授课实录

2016-06-30 xredued04


考情分析:此部分内容为材料分析题的高频考点,个别知识点以单选题形式进行考察。

考题形式:材料分析题给出一到两个材料,结合材料,从职业理念/学生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评价材料中人物的做法。单选题考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出一个材料,选择遵循或违背了什么规律。

1、真题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2014年上-中学】【材料分析题】

材料: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两个班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有一些差距,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的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老师主动去找同事交流,语文老师说:“二班的学生内向一些,不过,整体基础不错,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

刘老师又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学生提了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上课时说一班学生反应比我们快,我们很受打击”;“您上课经常板着脸,很多同学都怕您”;“晓军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

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她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学生一起演成了英文歌曲,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了“英语俱乐部”。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学行为。

2、讲授新知,加强理解。(12-15分钟)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此部分知识点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以理解为主。与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教育与人的发展相重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讲授)

顺序性→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阶段性→一刀切,衔接过渡

不平衡性→关键期,适时而教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正面:学生现在成绩/表现不好,不代表以后成绩/表现不好→学生未来可以提高→教师要鼓励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

反面:教师因为学生一个小的错误,就完全否定学生,说学生是差生,说学生笨,说学生以后肯定没有什么出息。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正面:处于发展过程中→学生还不成熟→学生犯错误很正常→给予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

反面: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问缘由,直接给与处分。

※关键词: 规律,潜能,过程。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此部分考的较少)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各个方面协调统一,不能割裂地看学生。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体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正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

反面: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体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正面: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反面:教师用自己的视角评判学生的想法和行为。

※关键词:完整,独特,差异。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正面: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

反面: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正面: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尊重学生意见,学生自主设计教学内容,学生主导课堂。

反面:教师一言堂,采用灌输式进行教学。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正面: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反面: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如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罚站、罚写、罚跑操等。

※关键词:客观,学习主体,责权主体。

3、总结新知,加强记忆。(2分钟)

三观可以总结为:两独一发展。“两独”分别为独特的人、独立意义的人,“一发展”指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一点都可分为三个小点,小点也要加强理解记忆。

4、讲授真题,促进理解。(4分钟)

【2014年上-中学】【材料分析题】

材料: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两个班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有一些差距,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的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老师①主动去找同事交流,语文老师说:“二班的学生内向一些,不过,整体基础不错,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

刘老师又②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学生提了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上课时说一班学生反应比我们快,我们很受打击”;“您上课经常板着脸,很多同学都怕您”;“③晓军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

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④她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学生一起演成了英文歌曲,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了“英语俱乐部”。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学行为。

(材料中哪里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观?)

①②④体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①②刘老师主动去了解学生,体现了学生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④刘老师尊重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③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刘老师并没有因为二班同学暂时表现不好,就否定二班同学,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板书设计:

2016032410235859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