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考题猜想:基本能力一

2016-06-30 xredued04


单项选择题

1.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 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 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道德水准

B.兴趣爱好

C.价值取向

D.研究态度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欣瑞教育解析】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是客观的态度,与之对应 的“有颜色”即表示主观。“道德水准”和“研究态度”只是主观的表象,排除选项A、D;“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相比,后者对人的发展起着更大的决定作 用。由原文“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也决定……”可知,“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价值取向”,选C。

2.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欣瑞教育解析】横线后提到了“作者形象”和“作家的自画像”,可知在前文也应出现这两个概念。而前文只出现了“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即“自画像”,未涉及“作者形象”,故横线处应填入与“作者形象”相关的内容,故可以判断C项正确。

3.几千年前,在非洲湿热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围着火堆,跟随各种复杂节奏自由而 热烈地边舞边唱。这种歌声,也许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乐。然而,这样的声音却是最原始的,是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的本能所发出的生命之音。如果说布鲁 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说的便是这个根源的根源。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应该讲述的是( )。

A.自然环境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B.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C.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D.人类本能在原始音乐中的表现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归纳文章内容的要点。

【欣瑞教育解析】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土著音乐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因此下文应该讲述两者的源流关系。故本题选择B。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