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资料整理十二:心理健康概述

2016-07-01 xredued04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其间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 适应状态,它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水平上来理解:一是没有心理疾患,能够面对现实;二是感到精神愉快,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三是心理效能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标准

我国教育者提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自己有信心;(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3)喜欢与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2.理解与把握此标准应考虑的问题

首先,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其次,心 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 会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再次,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最后,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 社会评价问题。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焦虑症

1.含义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