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资料整理十六: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2016-07-01 xredued04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直至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即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 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某些代表性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 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连续性是指后一阶段既包含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但作为本阶段特征的那些占优势地 位的主要因素,它体现着本阶段的本质特征。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在正常条件下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这种发展顺序在不同的文化背 景下和不同的个体身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如情绪的发展是从原始的愉 快、不愉快分化出多种一般情绪,进而发展了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的社会性情感。

3.不平衡性

在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是不同步的,也不总是 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式发展的。它可因进行的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和到达成熟的时间不同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方面,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