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资讯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考试资讯> 教师编制考试资讯

2016山东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诚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博士后公告

2016-10-29 luck_lee1101


一、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机械工程”等5个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以及“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热能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拥有“车辆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动力集成及储能技术)、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低值能源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低碳车辆与能源动力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1人,教授22人,副教授43人,中组部创新长期“千人计划”专家1人,泰山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外聘院士1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4人。

近年来,学院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项。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国家“863”计划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4项,厅(局)级项目11项,横向项目80余项。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及CAD/CAM系列图书7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200余篇。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参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获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承担和完成各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70余项,其中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9项。

二、诚聘高层次人才

为了进一步贯彻人才强校的战略方针,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结合机械学科的发展需要,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拟面向海内外诚聘高层次人才:包括“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知名教授、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长江、泰山学者等。

1.“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知名教授

(1)年龄不超过55周岁;

(2)机械学科及相关领域;

(3)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

(4)具有世界一流研究水平,获得标志性的一流成果,包括:在学科顶级期刊发表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或者主持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或者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项。

2.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长江、泰山学者

(1)年龄不超过45周岁;

(2)机械学科及相关领域;

(3)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担任副教授或相当职务;

(4)在重要核心刊物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者主持国内外重要科研项目,或获得国内外重要科技奖项。

3.人才条件及待遇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条件及待遇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和青岛大学人才引进政策执行,提供优越的岗位薪酬、科研启动经费、科研平台建设费、安家费等。具体人才条件及待遇需面谈确定。

三、诚招博士后

1.合作导师简介

因学科发展需要,机电工程学院目前有四个研究团队拟招聘多名博士后。

(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团队

负责人:仪垂杰。博士,教授,博导,“洪堡”学者。“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冶金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余热利用及节能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编委;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拟招聘的研究方向:

振动冲击噪声信息信号处理与控制

能源环境装备开发、加工及过程控制

(2)电动汽车储电系统团队

负责人:张铁柱。博士,教授,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完成1项国家重大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技术开发项目,国拨经费1.5亿元)、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项目及8项省、部委级研究项目,作为副组长承担多项“863”项目研究工作,目前主持4项国家支撑计划、“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拨经费近3千万元)及2项省级研究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50篇被SCI、EI收录。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教育部、山东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4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山东省政府专利奖二等奖一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拟招聘的研究方向:

储电系统成组技术及智能化管理技术

智能化快速充电及集群式智能充电技术

储电系统与电机的耦合匹配及智能控制技术

电驱动系统高效智能调节技术

整车动力系统仿真与匹配技术

(3)燃料电池发动机团队

负责人:华青松。博士,教授,博导,中组部创新长期“千人计划”专家。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委员、汉堡地区主任委员,“德国标准化委员会”(DIN)委员、国际电工学会IEC TC88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曾参与德国“工业4.0战略路线规划”编制工作;负责和参与制定了传动领域德国国家标准DIN 5466、DIN 3990-5、国际电工学会标准IEC61400。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04专项)课题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1项,先后完成国家科技支持计划“7MW轻量化海上风电齿轮箱产业化”、“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课题《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战略路径研究》、中国科协调研课题《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其中承担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课题,是青岛地区乃至山东省高校近年来首次承担的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课题,其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务院有关文件和“十三五”科技规划编制过程中被采纳。在国内外重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撰写外文专著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拟招聘的研究方向:

燃料电池发动机

新能源领域传动与智能控制技术

(4)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团队

负责人:李延辉。博士,教授,博导,“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吸附性能及功能器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973子课题一项、省市级项目十余项。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在ACS Nano、J. Am. Chem. Soci.、Adv. Mater.、Small、Water Res.和Carbo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近五年发表SCI论文60余篇。论文已被引用4500余次,其中被Science、Chem. Rev.和Chem. Soc. Rev.等期刊作了重点引用评述,单篇他引>400次论文1篇,>300次3篇,>200次2篇,>100次5篇。2014、2015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首位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第八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