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小学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答辩

2022-12-07 xredued01


1.请你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了解本课内容。

【参考答案】

初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初步理解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课文中有一些长句子,比如,“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要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会适时地停顿。课文中涉及的一些专业名词,比如,“放射性”“镭”“元素”“酸碱”,一般不会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必深究,如果学生有疑问,可以做通俗的讲解,让学生大概了解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请你谈谈你对本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显得文采斐然。

3.“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比喻句吗?如果是,那么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呢??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小编微信66746005领取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比喻句。对这个句子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应当联系上文的表述来理解。上文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文章原文还有一个句子──“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

这段话说明居里夫人不满足于偶然的发现,而是深入追寻事物的普遍规律,紧接着用“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比喻她执著追求真理、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用“摸瓜”和“摘叶”比喻只注意结果或局部现象,“摸瓜”和“摘叶”是喻体,只注意结果或局部现象是本体;用“寻藤”和“问根”比喻追寻根源或普遍规律,“寻藤”和“问根”是喻体,追寻根源或普遍规律是本体。

4.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你认为小学老师应该如何做好中小学的语文衔接工作?

【参考答案】

中小学语文在教材、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注意中小学语文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性,并通过以下方面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工作。

第一,小学尤其是高学段老师要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为重点,为初中语文教学打下基础,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后自觉复习的习惯;课堂上有思路活跃、勤记笔记的习惯等。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等,要想办法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自觉自学的精神。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