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6
xredued04
《手拉手过“六一”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现在就对我所执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手拉手过“六一”》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手拉手过“六一”》是未来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主题,本节课主要是在回忆“六一“国际儿童节及如何来度过上小学以来的第一个儿童 节活动的快乐中,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和社会对儿童的关爱,并通过了解贫困儿童、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现况,进一步体会自己生活在温暖的社会环境中的幸福和 快乐。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做有爱心的孩子。
二、说设计理念
学生在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六一”儿童节的欢乐心情,再让学生设想怎样过“六一”,然后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到希望小学、孤儿 院、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温暖的社会环境中的幸福,最后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些儿童的关爱之情。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设计一个“六一”小计划。
情感目标: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能力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愉快地过“六一”。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设计一个“六一”小计划。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愉快地过“六一”。
二、说学情:
现在,不少学生都自我为中心,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很少有孩子想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哪里。孩子们的自我意 识强烈,对自己的喜好知道的一清二楚,可对社会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特别是社会对儿童的关爱及社会上的同龄孩子的现状也是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学生去感受有 困难的孩子的生活,使学生能体会到生活在温暖的社会环境中的幸福和快乐。
三、说教法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让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