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教师资格统考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三十: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2016-04-11 xredued04


【高频考点提要】

1.品德的概念;2.品德的心理结构;3.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5.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6.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

一、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 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 直接动因。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1 2 3 4 5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