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7
xredued04
一、考纲要求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要求“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二、考查方向
文本分析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一般是3至6分,常考查文言文、诗歌、小说等不同文体的重要知识,例如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诗歌的意象及重要词句的理解,记叙文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等。
三、知识举要
1.词类活用
四、考题例析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项伯杀人,臣活之”这句话,下列解说正确的是( )。
A.“活”是一词多义,在这个句子里是“活命”的意思
B.这是判断句,应当翻译成“项伯杀了人,是我救活了他”
C.“活”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D.“活之”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用法,可理解为“使他活了下来”
【答案】D。解析:“项伯杀人,臣活之”出自《鸿门宴》,意思是“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活”是使动用法,译为“使……活下来”。
五、方法指导
首先,要参照考纲要求和真题的考查角度来进行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主次分明;梳理不同文体的特点,思考各类文体的教学思路。其次,分析真题,明确真题考查的方向和重点。最后,大量练习,在具体题目的演练中再次复习知识点,查漏补缺、深化理解,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