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详解综合素质学生观

2016-06-30 xredued04


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从幼儿园到中学《综合素质》都是必考科目之一。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觉得《综合素质》较《知识与能力》简单,其实不然。尤 其是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部分需要学生对教育等相关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为了便于考生备考,欣瑞讲师给大家详解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部分,助考生马上就 过!

学生观是教师职业理念中的一部分。13年上《综合素质中学》、12年下《综合素质幼儿园》等等真题中都单独以材料题的形式考察了学生观,题干表述为“请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某老师的教学行为”,分值为14分,由此可见学生观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学生观呢?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 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传统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新时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 独立意义的人。

下面欣瑞讲师主要讲讲怎么样理解新时期的学生观及在答材料题时如何应用。

学生是发展的人。这句话我们要分三个方面去理解。(1)学生的发展一定是有规律的发展,他们的发展一定符合学生 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适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内容要符合可接受原则。如果材料中,老师有“拔苗助长”的行为,那么没有践行学生是发展的人 的学生观。(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一个学生今天成绩不优秀,但是老师要相信,只要老师耐心帮助,学生一定能有所提高。如果 材料中,出现一个学生以前某方面较落后,但是教师积极帮助、引导,这体现该教师具践行了学生是发展的人的学生观。(3)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既然是发展 过程中,那么难免会犯错误,所以学生的出现一些品德问题是正常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把德育工作或学生的成长看成是一个长期、 反复的过程。材料中,学生犯一些错误,教师能够正确看待,并施与教育就体现了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也可以分为三个维度。(1)学生是在完整基础上的独特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 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把学生当作学 习的机器,当作教师的附属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材料中出现,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 习,忽略其精神世界,就违背了这一点。(2)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里的独特性强调的是学生之间是不同的。我们要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因 材施教。材料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既体现教师践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与成人的 不同。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去要求学生。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