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教师资格统考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6-04-11 xredued04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一)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课程实施

1.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 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 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四)课程评价

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认为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 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 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实施评价方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