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教师资格统考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二十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6-04-11 xredued04


【高频考点提要】

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健康的标准;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频考点速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适中

3.意志品质健全

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反应适度是 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动的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适当而又当 机立断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在做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反应适度是指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 度,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一致,为人处世合情合理,灵活变通,在相同或相类似的情境下,行为反应符合情境。

4.人格稳定协调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包括了解自我与悦纳自我。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 的能力、性格、爱好和情绪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的生活目标、自我期待切合实际。此外,心理健康的人还能以喜悦的心情接纳自我,总是努力发展自身的潜 能,肯定自己;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能泰然处之,修正自我、完善自我。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