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2
xredued04
不合理动机,则是指不符合我们的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它包括低劣的、错误的和有较多消极因素的动机。
5.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动机称为主导性动机;对行为起辅助作用的动机称为辅助性动机。当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之间的关系比较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 如果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一般来说,在同一时间内,在一个学生身上,主导性学习动机只有一个,而辅助性学习动机则可能会有一个以上,并且这些辅助性 学习动机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都不会是一样的。
6.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伯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这种内驱力使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所以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这种 内驱力被看做是学习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如学生生来就有好奇心,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就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又会进一步强 化他们的求知欲,即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在家庭和学校集体中 受到尊重。这种愿望也可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赢得与其成绩相当的地位。自我提高内驱力强的学习者,所追求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之外的地 位满足,所以这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也不是追求知识本身,而是追求知识之外的自尊满足,所以也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15年考题预测】
【单选题】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以下不属于奥苏伯尔对动机分类的是(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主导性动机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