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解读: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2016-04-16 xredued04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 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时,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 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例如,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 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就是“脱敏”。系统脱敏法由沃尔帕首创。系统脱敏法包括几个步骤: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

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排在最前面的是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虑的刺激。

(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让受辅导学生轻松地坐在椅子上,闭上双眼做肌肉放松运动。等达到完全放松后,要求学生想象焦虑刺激等级表上第一个刺激情境,然后转入想象第二个刺激 情境。如果学生感到紧张,就留意肌肉紧张,同时做肌肉放松运动。然后再想象同一刺激情境,直到不再感到焦虑为止。进行30—40秒的肌肉放松运动后,想象 等级表上第三个刺激情境。如此训练,直到通过等级表上的全部刺激情境,如果经过“放松一想象”过程训练有了一定成果,以后就可以在现实情境中加以验证。

3.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一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