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8
xredued04
【考点三】科学常识
1.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依距太阳远近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公转所走的路线)是一个椭圆,地球在这个巨大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为天文上通常所说的一个回归年。
4.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自转。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如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6.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如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蔽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7.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8.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
9.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10.高原——与平原在外貌上有类似之处,但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地形特点:海拔较高,起伏小,面平边陡。
11.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起伏和缓。地形特点:海拔较低,崎岖不平,坡度较缓。
12.盆地——四周被群山环绕。地形特点:四周高、中间低。
13.海底地形——通常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
14.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问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是物体(质点)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所遵循的规律。 这是牛顿在前人(开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并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