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7
xredued04
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我们再来具体品味一些美句。
(用幻灯片呈现课文中的9个语句。学生思考、品味后,教师再用幻灯片逐句呈现赏析结论)
……
师:好,快下课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大家学会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学生回答,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事先确定好的三点技巧)
师:好,大家要记住这些技巧。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这些技巧描写一段景物。
问题:
19.请指出两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解析。(20分)
案例A中,多媒体限制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父子之情,选取了《背影》“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情节展”的电 影片段进行播放,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在播放完视频让学生谈完感受后,却再也没有回到文本了。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工 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但是从教师A的课堂教学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通过多媒体将父亲的固定形象刻画在学生的脑海里,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形象 展开讨论,并没有回到课本,联系课文,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没有帮助学生学会朱自清怎么写“父亲背影”的能力上,多媒体教学不但没有起到 辅助作用,相反却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案例B中,多媒体使用过量。整个教学片断就是教师的一场多媒体个人秀,连答案都是预设好的,直接播放给学生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演员,学生有 自己的思维,教师如此教学,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化的掌握课文内涵,但是语文教学也需要学生对文本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全程没有板书,教师的基本功没 有体现。虽然现在的多媒体的应用为教师省去很多时间,但是一个好的板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