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知识点解析

2016-06-30 xredued04


(三)实现准则——教育公正

1.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必须遵循“教育公正”原则,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问题。

2.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就是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在确保入学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会均等更加重要。

【真题回顾】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D。

【解析】题目中老师在全班面前当面质疑军军的考试成绩,认为军军以往的成绩差,以后的成绩也不一定好,没有看到军军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新课改的学 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需要老师能够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因此选 择D选项。

三、教师观

教师观既包括对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复杂性: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首先,因材施教。其次,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

3.主体性和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指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教育影响有滞后性。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A.教师角色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B.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教师学会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