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资料整理三:教师角色心理和心理特征

2016-07-01 xredued04


(三)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

1.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要促进教师角色的形成,首先要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正式成为教师前就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2.树立学习榜样

树立榜样有助于新教师形成职业角色,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人们能够掌握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学会在不同情境中从事角色活动,处理角色冲突。

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要促进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新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使自身的心理需要发生变化。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逐渐形成的教师职业特有的心理品质,是从事教师职业者所共有的、典型的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和注意力特征。

1.观察力特征

教师的观察力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发挥教育机智、因材施教的前提,因此,善于观察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

教师的观察力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客观性,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时,应 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的行为;(2)敏锐性,要求教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洞察学生的思维、从转瞬即逝的变化中判断学生 的情绪,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精细性,要求教师能够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能从笼统的事物特征中区分细微特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

2.思维特征

教师从观察中获得的材料,必须经过思维的加工才能形成教育决策,因此思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志。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