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资料整理三:教师角色心理和心理特征

2016-07-01 xredued04


教师的思维能力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考查问题时要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有充分的逻辑依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能将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散思考,得出新知识。教师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等方面。

3.注意力特征

注意力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增强清晰度和调控的功能,可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细致的观察,提高感受性,准确记忆,思维敏锐,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注意分配能力上。注意分配能力是指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能够 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主要对象,又能分散注意到其他对象的能力。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较强的注意分配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熟练掌握教材、充分 做好课前准备、保持良好情绪以及加强注意分配练习等方法来提高注意分配能力。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工作的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和领导方式方面。

1.情感特征

教育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教师的情感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不仅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也会直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起其学习的兴趣和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优秀教师的情感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绪稳定,充满自信;品德高尚,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

2.意志特征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决定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的主观因素,是教师运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工作困难的内部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