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2
xredued04
三、我的创造《悯农》
1.你会朗诵《悯农》吗?学生举手表演。
2.我呀,想把这首诗加上个节奏来时尚一点: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嘿 哟 嘿 哟 嘿 哟 嘿 哟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粒 粒 皆 辛 苦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3.艺术实践,体验成功。
四、课堂小结。
五、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15、 快乐的小木匠教案
教学目标
1.有表情的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并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在演唱等音乐轰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愉快,并有参与的意识和愿望。
3.在歌唱中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弹力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难点:在歌唱中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前教学:
1. 听着戏曲进入教室。
2. 欣赏戏曲。
3. 学习演唱戏曲。
4. 评价。
一、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歌曲《快乐的小木匠》﹞
二、发声练习:呼吸练习、长音练习。
三、复习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
1.欣赏歌曲,学生感受。
2.再听赏,学生做无声练习。
3.跟琴唱。
4.邀请部分同学上台表演唱。
四、新课导入:
1.今天我邀请了一位勤劳的小木匠来教室做客。请他帮忙修理我们的教室 里的坏的桌椅。瞧!他已经干起来了!
2.初次听赏范唱。
3.让我们一起随音乐做无声的演唱吧。
4.随琴轻声模唱,初步感受旋律。
5.随琴分句唱,解决难重点。
6.师:这音乐真好玩,歌词写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
7.多种形式分段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
(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句学唱歌词。
(2)师生分句接唱练习。
(3)让我们轻松一下,互相背唱。
(4)再次欣赏,学生对口型,熟悉歌曲的歌词。
(5)学生完整地演唱。
(6)邀请部分唱的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唱,并及时反馈与纠正。
(7)学生分小组或自由结伴即兴为歌曲编排动作进行表演。
六、拓展:
1.用双响和沙球、三角铁等来伴奏。
2.双响: X X X X
沙球: X X X
3.集体表演
七、在音乐声离开教室。
16、 铁匠波尔卡教案
教学目标
1.听赏感受活泼欢快的乐曲,了解波尔卡舞曲和《铁匠波尔卡》。
2.在听赏后大胆展开自己的联想,讨论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3.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体会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活泼欢快的乐曲
教学难点:体会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前教学:
1. 听着戏曲进入教室。
2. 欣赏戏曲。
3. 学习演唱戏曲。
4. 评价。
一、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歌曲《快乐的小木匠》﹞
二、复习歌曲:
1.再一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随琴有表情的演唱。
3.邀请部分同学上台表演唱。
4.评价
三、新曲教学:
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想一想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景象。(初听乐曲《铁匠波尔卡》)
2.学生自由交流,老师适时引导。
3.师:这音乐真好听,真想动起来。让我们试着跟着音乐来动一动。
4.分析:第一主题轻巧活泼,表现了一种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心情。特色就是在每一乐句的末尾一小节,都强调后一拍,突出了打铁的节奏特点,使人联想到一位快乐的铁匠在火光映照下辛勤劳动的情景。
第二主题的音乐特点是强调每拍的后半拍,形成了波尔卡舞特有的欢快节奏,从满了轻松条约的舞蹈气氛。
最后乐曲再现了第一主题,有了简短的结尾,伴随着丁丁当当的打铁声,在活跃热烈的高潮中结束全曲。
五、节奏
设计节奏,在乐曲的进行中加入,体现更加快乐的情绪。
六、在音乐声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