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
xredued04
(2)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变化愈加丰富、深刻,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更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去保障和呵护,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中。最后,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评价是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方式。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的作用,而且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正确、适当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当前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过分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形成性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起到引导、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
(4)汇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形成一种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