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
xredued04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 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 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7.【答案要点】
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28.【答案要点】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29.【答案要点】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
(1)甲是多血质,乙是黏液质;
(2)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教师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适当地给予较多的活动与任务,并使他们从中得到更多的教育,要求他们养成踏实(不轻率)、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于粘液质的学生进行教育要更加耐心,容许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
31.【答案要点】
(1)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陈老师正确认识和评价了杨朗的优点,并鼓励他去参军,使他树立了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