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2
xredued04
三、新课导入:
1.欣赏歌曲:在《雪花》背景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想象“腊月寒冬,雪花飘飘”的情景,并跟着音乐即兴律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师:在音乐中,让我们和可爱的小雪花告别,和冬天说再见吧。出示课题。
2.欣赏歌曲《再见吧,冬天》,感受歌曲内容与形式美。
3.再次听录音,完整地欣赏歌曲,并请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4.师:这音乐真好听,歌词写得真好,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5.多种形式分段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
⑴跟琴视谱唱旋律。
⑵解决学唱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是递增旋律。
⑶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地唱旋律。
⑷一部分学生用书本出现的形式伴奏,一部分学生唱歌词。交换至掌握。
雪花:X - -
碰铃:X - -
企鹅:X X X
串铃:X X X
⑸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整学唱歌词。
⑹师生分句接唱练习。
⑺再次欣赏,学生对口型,熟悉歌曲的歌词。
⑻学生完整地演唱。
四、我的创造:
1.填新词,唱一唱
让我们给冬天与春天换个妆吧!自己举手填入自己喜欢的歌词。
例如:再见吧,雪花
再见吧,X X
快来吧,小鸟
快来吧,X X
五、课堂小结。
2、 小小雨点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小小雨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歌曲所要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2.聆听自然界中及艺术作品中的雨声、水声,从中发现并创编相关节奏型,在探索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歌唱中学会轻声歌唱。
教学重难点
体验生活,感受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打击乐器﹑钢琴等。
教学过程
课前戏曲教学:
1.听着戏曲进入教室
2.欣赏黄梅戏名段
3.学唱黄梅戏
一、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乐曲《小小雨点》﹞
二、新课导入:
1.小朋友,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可以喝,也可以玩,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们听——(多媒体播放:1水滴声2溪流声3海浪声)
2. 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是啊!水发出的声音真奇妙,你们喜欢听吗?音乐家也喜欢水,他们创造了许多许多与水有关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小雨点》的歌声吧。
3. 多种形式分段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
(1)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2)和老师比赛,看谁最先把歌词记牢。
(3)在《小小雨点》的伴奏中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4)欣赏乐曲,感受歌曲内容与形式美。学生对口型,仔细体会。
(5)师生分句接唱练习,解决学唱中出现的问题。
(6)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地唱旋律。
(7)学生练唱,争取背唱。
(8)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唱,并及时反馈与纠正。
(9)再次欣赏,学生对口型,熟悉歌曲的歌词。
(10)学生完整地演唱。
4. 为了让我们的歌声更美、更准,一起来唱一唱歌谱吧。
生随琴视唱。重点练习音符的唱法。﹙视各班实际情况而定﹚
三、我的创造
1. 让我们把下雨的情景再现吧。大家想一想,试一试,手中的乐器适合表现哪些情景,怎么表现?
2. 提示:将小雨点用“滴、哒”(四分音符)来演奏,小雨用“沙沙 沙沙”(八分音符)来演奏,大雨用“哗啦哗啦”(十六分音符)来演奏。电闪雷鸣用“哐—”(二分音符)来表现。
3. 艺术实践,体验成功。
四、课堂小结。
五、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3、 小松树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认识木琴的构造、音色特点以及演奏方法。
2.欣赏学唱《小松树》,了解环保知识。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展现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3.学会用欢快而又轻柔的声音来唱歌。
教学重难点
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乐器、钢琴等。
教学过程
课前戏曲教学:
1.听着戏曲进入教室
2.欣赏黄梅戏名段
3.学唱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