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xredued04
二、辨析题
1.教学中应用首尾时间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整理材料之类的事。
2.思维越灵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出越多的合理假设。
3.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4.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5.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7.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8.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9.杜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教师中心理论。
10.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为典型。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
4.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5.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6.简要分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
1.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孩子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 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 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一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 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 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 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 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上苹果。”一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结合本案例回答,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 在上同一节画苹果的课上,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什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