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xredued04
21.C【欣瑞专家解析】教师备课、上课,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22.C【欣瑞专家解析】没有社会活动和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也就没有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23.B【欣瑞专家解析】在阶级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4.B【欣瑞专家解析】苟子认为,人性本恶,所表现出来的善是教育的结果,所以是外铄论的代表。
25.C【欣瑞专家解析】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6.D【欣瑞专家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27.C【欣瑞专家解析】见大纲关于教育与教学关系的表述。
28.A【欣瑞专家解析】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教学是从备课开始的。
29.C【欣瑞专家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0.D【欣瑞专家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新变化。
二、辨析题
1.错误。欣瑞专家解析:学习活动开始和结尾效果较好,因为它们只受倒摄抑制或者前摄抑制的单重影响,所以不应处理琐碎的事而应学习重要的新概念。
2.正确。欣瑞专家解析:在这样的前提下问题解决的可能性较大。
3.错误。欣瑞专家解析: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4.错误。欣瑞专家解析:题于阐述的是代币奖励法的优点。
5.错误。欣瑞专家解析: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
6.正确。欣瑞专家解析:教给学生知识是重要的,但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7.错误。欣瑞专家解析:题干所指是雅典的教育。
8.错误。欣瑞专家解析: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9.错误。欣瑞专家解析:杜威强调的是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沦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论。
10.错误。欣瑞专家解析:西方古代教育以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三、简答题
1.(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差异性。
2.(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①选择适当的道德行为;②选择恰当的奖励物;③强调内部奖励。
3.(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