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xredued04
4.“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稳定性
D.分配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注意的特征。
【欣瑞教育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所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
5.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规律。
【欣瑞教育解析】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基本规律:效果律(行为后好的结果加强联 结,否则削弱联结)、练习律(练习加强联结的力量,否则削弱)、准备律(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有一种准备状态,实现感到满意,否则烦 恼;当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本题中,学生取得好成绩,得到表扬和奖励属于效果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时,会把“银行”错认成“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 )。
A.刺激的分化
B.刺激的泛化
C.条件反射
D.记忆术策略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刺激的泛化。
【欣瑞教育解析】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 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 样的现象即刺激的泛化。条件反射是指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后,具有了诱发原来仅受无条件刺激制约的无条件反应的某些力量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呈 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射则叫做条件反射。记忆术策略是学习策略中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用来提高记忆效果。本题中,“银”与“很”是相似的刺激,留学生把 “银”认做“很”,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