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复习题(串讲资料)

2016-07-01 xredued04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高校教师要遵循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

2它具有基准性(它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教师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本质性、稳定性、自身独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2为人师表原则: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3教育公正原则: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公正:公平、公道、理公、道正公而忘私、正而忘邪。公正既是法学、政治学的概念,又是伦理学的范畴);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坚持真理;办事公道;一视同仁

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尊重人权 的精神;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教育人道主义确立的客观依据: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是处理教育 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 行为作斗争。

第四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层次上有差异性;在情感、期待上 具有互动性;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师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缺少必要的沟通;“代沟”和“心理差 距”的存在;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二、师生关系的道德调节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育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加强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言而有理、言而有度;言而有恒。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