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资格辅导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国考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考点:五大领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一)

2016-07-02 xredued04


6.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及幼儿之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语言交流是其核心 的表现形式。它经常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及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提问、对答。谈话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使用,有助于幼儿和教师之间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 助于幼儿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在谈话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谈话的话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使谈话围绕教育 活动的目标进行。话题可以是教师引起的,也可以说幼儿提出的,但任何话题一定要蕴涵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具有可谈性,即谈话能够深入下去。一般来说,话题与 幼儿生活的关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谈性。谈话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

7.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论题进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发散。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讨 论有两种性质,一是价值冲突型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二是多种求解可能型的,如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这两种讨论的相同之处都有一个讨论过 程。讨论法的前提是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要么是存在价值冲突,要么是有潜在的众多可能性。不然讨论难以展开和维持。有时,讨论变成了一般的谈话, 主要原因就是论题不适宜于讨论,不具有讨论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题,而只是谈话的话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导。 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应少问。多说,即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幼儿表达个人见解,应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